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為了確保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掌握『幼兒疫苗接種時程』是每一位家長的重要責任。

為了確保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掌握『幼兒疫苗接種時程』是每一位家長的重要責任。特別是在台灣,針對1至3歲的幼兒,疾病管制署制定了一套綜合性的疫苗接種時程表,目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為他們提供全面的保護。這個時程表詳細列出了從幼兒出生開始,到達3歲這一重要成長里程碑之前,所需接種的所有疫苗,包括但不限於百日咳、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以及水痘等疾病的預防。透過這份時程表,家長可以清楚了解每種疫苗的接種時間點,以及需要接種的劑次,確保孩子在面對這些可能威脅健康的疾病時,能夠擁有充分的免疫力。本文旨在為台灣的家長提供一份全面、易於理解的1至3歲幼兒疫苗接種指南,幫助您確保孩子的接種計畫能夠順利進行,從而為孩子的未來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出生滿12個月>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 Vaccination),第1劑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一種組合疫苗,旨在預防這三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這些疾病都可以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是死亡。麻疹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腮腺炎主要影響唾液腺,而德國麻疹(風疹)則是一種通常較輕微的疾病,但如果孕婦感染,可能對胎兒造成嚴重影響。

台灣兒童接種MMR疫苗的現行狀況
在台灣,MMR疫苗是國家兒童免疫計畫的一部分,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提供免費接種,旨在減少這些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接種對象與劑次
接種對象:所有兒童。
劑次與時程:
第一劑:建議於兒童1歲時接種第一劑MMR疫苗。
第二劑:建議於小學入學前,大約5至6歲時接種第二劑MMR疫苗。
疫苗的重要性
麻疹:可以導致嚴重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併發症。
腮腺炎:可能引起聽力損失和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
德國麻疹:對成人相對輕微,但如果孕婦感染,可能導致嚴重的先天性缺陷。
安全性與副作用
MMR疫苗被認為是非常安全且有效的。常見副作用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的輕微疼痛、紅腫,偶爾伴有輕微發燒或皮疹。嚴重副作用非常罕見。

總結
MMR疫苗在台灣被廣泛接種,作為預防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的重要措施之一。透過國家免疫計畫的實施,這些曾經引起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的疾病現在已經大幅減少。為了您孩子的健康以及社區的健康安全,請確保按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建議,完成孩子的疫苗接種。家長如果對疫苗接種計畫有任何疑問,應該諮詢兒科醫生或當地衛生機構,以獲得最準確的資訊和指導。

<出生滿12個月> 水痘疫苗 (Chickenpox Vaccination),1劑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水痘(又稱為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和身體各處出現痕癢的皮疹。雖然大多數兒童感染後症狀較輕,但在某些情況下可導致嚴重併發症,如細菌感染、肺炎、甚至是腦炎。

台灣兒童水痘疫苗接種政策
在台灣,水痘疫苗不是國家兒童免疫計畫(免費疫苗計畫)的一部分。然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強烈建議兒童接種水痘疫苗,以降低感染水痘的風險以及防止病毒傳播。家長需要自費購買疫苗給孩子接種。

接種對象與劑次
接種對象:建議1歲以上的兒童接種水痘疫苗。
劑次與時程:
對於12個月至12歲的兒童,建議接種兩劑水痘疫苗,第一劑於1歲時接種,第二劑可在第一劑後至少間隔3個月接種。
對於13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建議接種兩劑,兩劑間隔4至8週。
疫苗的重要性
接種水痘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水痘感染,對於減少疾病的傳播、降低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以及避免因病致缺課或家長缺工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具有重要作用。

安全性與副作用
水痘疫苗被廣泛認為是安全和有效的。接種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通常很輕微,包括注射部位的紅腫、疼痛和短暫的低燒。極少數接種者可能出現皮疹。嚴重的副作用非常罕見。

總結
雖然在台灣,水痘疫苗不屬於免費兒童免疫計畫的範圍,但鑒於其對預防水痘及其併發症的重要性,仍然被醫療專家廣泛推薦給兒童接種。家長應評估自家兒童的接種需求並與兒科醫師或家庭醫生討論,以做出最適合孩子的健康決策。對於具體的接種時機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醫療專業人員獲取最準確的指導和建議。

<出生滿12~15個月> A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第1劑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A型肝炎疫苗介紹
A型肝炎疫苗是一種用來預防A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滅活疫苗。A型肝炎是一種通過食物或水傳播的肝病,可導致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黃疸等症狀。儘管大多數人可以完全康復,但在少數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台灣兒童疫苗接種政策
在台灣,A型肝炎疫苗並未納入國家免費兒童疫苗接種計畫中。因此,對於A型肝炎的疫苗接種,主要是基於個人的選擇和醫生的建議。家長可能需要自費為孩子接種該疫苗。

接種對象與建議
年齡:建議1歲以上的兒童接種A型肝炎疫苗,特別是對於有高風險因素的兒童,如計劃前往A型肝炎高發地區旅行的家庭。
劑次與時程:A型肝炎疫苗通常需要兩劑接種,第二劑在首劑後6至12個月接種,以確保長期保護。
安全性與副作用
A型肝炎疫苗被認為非常安全,大多數接種後的副作用都很輕微,如注射部位的紅腫或疼痛。極少數情況下,接種者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發燒。

疫苗的重要性
雖然台灣的A型肝炎發病率相對較低,但接種A型肝炎疫苗仍然是預防該病毒感染的有效方式。對於那些生活在或計劃前往高風險地區的家庭,接種A型肝炎疫苗可以提供重要的保護。

台灣疫苗接種建議
家長應該與兒童的醫療服務提供者討論A型肝炎疫苗的接種,以便根據家庭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做出決定。考慮到接種的費用和安排,家長可能需要提前計劃,確保孩子可以在適當的時間接種疫苗。

總結
在台灣,雖然A型肝炎疫苗不包含在國家免費兒童疫苗接種計畫中,但鑒於A型肝炎的傳播方式和潛在風險,對於1歲以上的兒童,特別是那些處於高風險環境的兒童,家長應考慮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接種。此外,家長應留意衛生福利部及疾病管制署發布的最新健康指南和疫苗資訊,以確保孩子獲得適當的保護。

<出生滿12~15個月>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第3劑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是一種用於預防由13種不同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所引起的嚴重感染的疫苗。這些感染包括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如腦膜炎、敗血症)和非侵襲性疾病(如肺炎和中耳炎)。肺炎鏈球菌是兒童中常見的嚴重感染原因之一。

台灣兒童接種PCV13的現行狀況
在台灣,PCV13已被納入國家免疫計畫,對於特定年齡的兒童提供免費接種,以減少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疾病負擔。

接種對象
年齡:建議所有2個月大至5歲以下的兒童接種PCV13,特別是那些有高風險條件的兒童,如免疫系統較弱的兒童。
劑次與時程:根據台灣的國家免疫計畫,PCV13的接種計畫通常包括2劑基礎免疫劑次加上1劑加強劑。基礎免疫劑次通常在兒童2、4個月大時進行,而加強劑則在孩子12至15個月大時接種。
疫苗的重要性
PCV13能夠有效預防13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引起的多種感染,這對於減少幼兒的肺炎、腦膜炎以及其他相關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該疫苗對於保護兒童免受肺炎鏈球菌的嚴重疾病非常關鍵,特別是在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展的幼兒期。

安全性與副作用
PCV13疫苗被認為是非常安全的,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在注射部位的疼痛、紅腫和輕微發燒。這些反應通常是輕微且暫時的,並且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總結
台灣將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納入兒童免疫計畫中,顯示出對於預防兒童期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重視。透過這一計畫,台灣旨在減少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提高兒童的健康水平。家長應該依照衛生主管機關的建議,為符合年齡的孩子完成疫苗接種,以確保他們獲得對肺炎鏈球菌的有效保護。對於疫苗接種的具體安排和建議,建議家長與兒童的健康照護提供者進行溝通。

<每年10月起> 季節性流感疫苗 (Influenza),若非初次接種 每年1劑即可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在台灣,季節性流感疫苗被廣泛推薦並提供給包括兒童在內的民眾,以預防每年流行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能夠引起的疾病範圍從輕微的呼吸道症狀到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對於兒童來說,接種流感疫苗尤其重要,因為兒童更容易受到嚴重流感病毒感染的影響,且有較高的醫療就診率和住院率。

台灣兒童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政策
台灣衛生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每年提供免費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給予特定的目標族群,包括兒童在內,以提高群體免疫力並減少流感的流行。

接種對象
年齡範圍:台灣對6個月至學齡前兒童提供免費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學齡兒童亦被納入免費接種的範圍,具體年齡層可能每年有所調整,依據當年度疾病管制署的政策決定。
接種時機:每年的流感疫苗接種通常從秋季開始,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流感季節。
劑次與時程
對於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兒童(特別是6個月至8歲之間的兒童),建議接種兩劑疫苗,兩劑間隔至少4週。
對於之前已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兒童,每年接種一劑即可。
疫苗的重要性
季節性流感疫苗可以顯著減少兒童因流感而導致的醫療就診、住院和嚴重健康問題。此外,接種疫苗還可以減少流感病毒在家庭和社區中的傳播,特別是對於保護那些因年齡或健康狀況無法接種疫苗的人群。

安全性與副作用
季節性流感疫苗被認為是安全且有效的,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在注射部位的輕微疼痛、紅腫和低燒,這些症狀通常很快消失。

總結
台灣通過提供免費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給兒童,展現了對公共衛生的重視和對兒童健康的保護。家長應該利用這項資源,為符合年齡的孩子接種流感疫苗,以保護他們免受流感病毒的威脅。了解每年的疫苗接種詳情和時間表,建議家長關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最新公告和建議。

<出生滿15個月> 日本腦炎活性減毒疫苗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第1劑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日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一種蚊媒病毒病,主要在亞洲地區流行。這種疾病可導致腦膜炎或腦炎,嚴重時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或死亡。因此,預防日本腦炎的疫苗接種對於居住或前往該病毒流行地區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日本腦炎活性減毒疫苗介紹
日本腦炎活性減毒疫苗是通過減弱日本腦炎病毒的毒性製成的活疫苗,能夠刺激接種者產生免疫反應,從而對日本腦炎病毒產生保護作用。這種疫苗因為是活疫苗,所以它能夠提供長期的保護效果。

台灣兒童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的現行狀況
在台灣,日本腦炎疫苗是國家免疫計畫的一部分,免費提供給符合條件的兒童。台灣位於日本腦炎的流行區之一,因此這項疫苗接種計畫對於預防兒童感染日本腦炎具有重要作用。

接種對象與劑次
接種對象:建議所有15個月至12歲的兒童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尤其是居住在較高風險地區的兒童。
劑次與時程:
基礎免疫:兒童在15個月大時接種第一劑,第二劑在第一劑後間隔12個月。
加強劑:在小學就讀前接受第一次加強劑,通常是在兒童4至6歲之間;推薦在12歲時接受第二次加強劑。
疫苗的重要性
日本腦炎疫苗的接種對於居住在或計畫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地區的兒童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有效預防可能導致嚴重疾病和死亡的日本腦炎病毒感染。

安全性與副作用
日本腦炎活性減毒疫苗被認為是安全的,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在注射部位的輕微疼痛、紅腫和發燒。這些副作用通常是輕微的,並且很快會自行消失。

總結
台灣通過免費提供日本腦炎疫苗給兒童,展現了對公共衛生和兒童健康的重視。家長應該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建議,為符合年齡的孩子完成日本腦炎疫苗的接種計畫,以確保他們免受這種可能致命疾病的威脅。對於疫苗接種的具體安排和建議,建議家長與兒童的健康照護提供者進行溝通。

<出生滿18個月>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 (DTaP-Hib-IPV),第4劑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是一種組合疫苗,旨在同時預防幾種兒童常見的嚴重疾病,包括白喉、破傷風、百日咳(非細胞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和小兒麻痺。這種組合疫苗能夠幫助簡化免疫程序,減少兒童需要接受的注射次數,同時提供對這些疾病的保護。

台灣兒童接種DTaP-Hib-IPV疫苗的現行狀況
在台灣,DTaP-Hib-IPV疫苗是國家兒童免疫計畫的一部分,衛生主管機關推薦並提供此疫苗給符合年齡的兒童,以預防相關疾病。

接種對象與劑次
接種對象:推薦給2個月大至小學入學前的兒童。
劑次與時程:根據台灣的免疫計畫,DTaP-Hib-IPV疫苗通常在兒童2、4、6個月大時分別接種第一、二、三劑基礎免疫劑次,並在孩子1歲半至4歲間接種第四劑加強劑。
疫苗的重要性
白喉:一種由白喉桿菌引起的嚴重細菌性感染,可導致呼吸困難、心臟問題和死亡。
破傷風:一種通過細菌孢子進入傷口引起的疾病,可導致嚴重的肌肉痙攣和死亡。
百日咳: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細菌性感染,尤其對嬰兒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b型嗜血桿菌:可導致腦膜炎、肺炎和其他嚴重感染。
小兒麻痺:一種可導致永久性肢體麻痺和死亡的病毒性疾病。
安全性與副作用
DTaP-Hib-IPV疫苗被認為是非常安全的,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在注射部位的輕微疼痛、紅腫和發燒。這些反應通常是輕微的並且會在幾天內消失。

總結
台灣透過提供DTaP-Hib-IPV五合一疫苗,展現了對兒童健康和公共衛生的重視,有效地預防了多種兒童期常見的傳染病。家長應該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建議,確保他們的孩子按時接種疫苗,以獲得對這些嚴重疾病的保護。對於疫苗接種的具體安排和建議,建議家長與兒童的健康照護提供者進行溝通。

<出生滿18~21個月>(與第1劑間隔至少6個月),A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第2劑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接種A型肝炎疫苗為預防A型肝炎病毒感染相當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國內上市的A型肝炎疫苗有三種廠牌,均為不活化疫苗,核准的接種年齡為出生滿1歲以上,接種劑次無論成人或兒童都是2劑,2劑間隔至少6個月,接種1劑後約95%以上可產生保護抗體,完成2劑後,可提供20年以上的保護力。

<出生滿27個月>(與第1劑至少間隔12個月),日本腦炎活性減毒疫苗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第2劑

台灣1~3歲幼兒疫苗接種時程表

國內長期使用的不活化疫苗,它的接種效益與安全性無虞,但順應疫苗產製技術轉變與使用趨勢,自2017年5月22日起改採用細胞培養製程之活性減毒疫苗,接種兩劑,可建立充足的保護力,也減少家長攜幼兒往返院所的次數與負擔。
幼兒常規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採皮下注射;針對2歲以下嬰幼兒建議接種大腿前外側。
孩童如經評估無不適合接種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之情形,可與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接種,若未同時接種則至少間隔28天,以避免干擾免疫反應。

對於1~3歲幼兒 你還想知道…

善用你的LINE智能聊天助手!!

加入好友
L gainfriends 2dbarcodes BW 1
Index